、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新青年,应是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并重齐飞的“弄潮儿”。参与理论知识竞赛,不仅能见证一次学习方法的创新,还是一次思辨能力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启示。
11月23日,第二届“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决赛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入围高校分管领导及入围决赛高校的师生参加了活动。我校作为唯一入围决赛的宁波高校,选手在必答题、时事评论、抢答题、风险题四大环节,凭借充足的赛前准备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沉着冷静,从容作答,最终获决赛二等奖。
据了解,本届“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是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共同主办,以“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本次竞赛是浙江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介绍,9月30日,省教育厅发出通知,组织开展第二届“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分为赛前练习、初赛和决赛等三个环节,参与对象主要为本科高校大三学生和高职院校大二学生。据统计,全省共有73所高校9.4万名大学生参与了赛前练习,有21.6万名大学生参加了初赛,参与率超过77%。
我校党委把此项竞赛作为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检验,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宣传相结合,二级学院党委迅速响应,广泛组织学生参与理论知识学习活动,极大激发了大学生学理论用理论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校园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热潮,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初赛阶段,同学们参赛热情高涨,参与率超过95%。参加答题人数中,90分以上339人,其中满分7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组织学生参加本次理论知识竞赛,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备战决赛,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竞赛指导和对参赛选手的全程辅导工作,学院全体党员教师投入其中,热心指导并鼓励参赛学生。王建明和肖意贞两位指导老师从参赛选手的选拔培训和任务分工,到复习题的整理、赛题题型分析,从时事评论题的备课准备,到对每位选手一题一题过关测试,竭尽全力做好指导、辅导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松钱到学生复习现场,勉励学生,为指导老师送上关怀。
在集训的一个星期里,指导老师和来自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的金李杭、商学院的程凤娇、文化与传播学院的顾晨怡和顾昊四位参赛选手几乎每天都会在教室一起复习到晚上十点半。备赛的过程虽然艰辛,也是享受和收获的过程,是“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的万里精神的生动实践。
据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建明介绍,明年学校将举办校级“卡尔.马克思杯”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并把它作为一项常规性比赛,希望通过比赛和创新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做到启示思想观念、提高思辨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