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以“践行新思想,奉献新时代,服务新乡村”为主题,50余支校级重点团队奔赴省内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五彩实践”记录奋斗青春, “初心红”、“奋斗蓝”、“生态绿”、“爱心橙”、“改革紫”五大版块向大家展示实践风采。
紫色是经过改革淬炼的颜色。为传承改革精神,揭秘跃动紫色,各学院派出队伍以多样的形式、多元的渠道、多变的风格寻找“改革紫色”。暑期里,万里学子以宁波所在企事业单位为主要探访实践地,以寻觅企业改革背后的故事,传承改革精神为主线,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联合共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需求调研,积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与项目为主旨,在实地调研中切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探索发展变化新历程。
校学生会第九期“领袖接班人”创业训练营作为浙江万里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工程的品牌型项目,于7月15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以激发万里学子勇于创业为主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66名队员被分为六组,每组凭借1000元启动资金奔赴宁波大街小巷进行市场调查与国情调研,各组成员共享信息资源,通过公共理论教学模块、扩展模块和行业实践模块,切实体验创业酸甜苦辣。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训练营队员为感恩红色精神,将7863.5元盈利全部捐赠给潘火桥社区抗美援朝的老兵,传承敢为人先的红色基因。
生物与环境学院“食无小事”暑期社会实践队与环“抱”石梁暑期社会实践队热切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奔赴宁波市宁海县和台州市天台县进行食品安全的相关社会实践。围绕加深实践队员对食品生产及产品检验环节的了解,“食无小事”实践队在实践期间参观了草湖食品有限公司、七彩农业有限公司和麻糍加工厂。环“抱”石梁暑期社会实践队则协助石梁镇食安办检查各家各户商铺的健康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三证是否齐全,并分发了倡议书。社会实践作为专业学习与检验能力的第二课堂,走访企业后队员们了解到更为详细的国家政策支持和工厂对农药的严格监控制度,经过头脑风暴后并将其化为己用,在当地通过幻灯片宣讲介绍了“三无”产品的危害,普及了维权方式和新的食品安全法,活动得到天台报媒体的报道。
外语学院派出五支队伍奔赴宁波各地,开展独出心裁的暑期社会实践。“初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队以打造优质大学生兼职平台为主旨,以问卷调研、网络信息搜集、现有资源共享为主要方式整理出有兼职需求的企业名单,而后约定洽谈时间进行走访调研。“非遗的守望者”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象山县石浦镇,走访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鱼灯制作第三代传承人包基勤老先生,弘扬工匠精神,奋力筑梦新农村。赴我国东中西部养老调研暑期社会调研实践队紧跟时代热点,关注我国养老现状,通过阶梯式选点确定考察城市,并根据城市消费水平、养老模式及养老现状等方面展开问卷调研及实地考察。“一菜一名”美食翻译团为助力宁波成为国际化城市,为宁波餐厅提供更为准确的双语菜单。实践队员把握中西方饮食理念差异,挖掘菜品背后的故事,将中式“美”学和西式“理”性合二为一。“三江竟相流,甬商争上游”暑期社会实践队于宁波港和宁波帮博物馆了解宁波商帮历史,通过问卷调查普及商帮精神,传承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发扬励业重义理的互助风格。
基础学院赴舟山蚂蚁岛暑期实践队探索当地支柱产业虾皮厂的“电代煤改革”,以发放调查问卷和个人专访为主要方式,深入思索当地企业的改革举措,发掘蚂蚁岛精神的时代价值,为国家发展注入新力量,实践活动得到了浙江省学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新闻客户端、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商学院“筑梦梨园百花,义行中华万里”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0日前往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观摩专业戏曲演员的现场演出,揣摩戏曲指法与眼神,实践队员体验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推动戏曲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活动获得了浙江新闻客户端、现代金报、宁波晚报、宁波日报等媒体报道。
设计艺术学院与建筑学院“宁波古建筑中的廉政文化元素挖掘和解析”暑期社会实践队先后来到了茂新、蜃蛟、走马塘、慈城等地,借助壁画、雕像、实物模型等各种资料,对宁波古建筑中蕴藏着廉政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与研究,展现宁波底蕴丰厚的廉政文化。
电子与计算机学院“先驱者”暑期社会实践队赶赴东吴镇,学习地区典型经验,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续推改革开放新传承,完成了以“沐改革春风,观东吴变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此次我校暑期实践队走访宁波各地寻找改革之旅收到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省学联微信公众号、“鄞+”客户端等媒体的关注报道,各级媒体报道共计12次。我校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访谈活动,深入观察社会舆情,牢固树立我校学子“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以改革理念作指明灯,创新活动形式,传递青年学子眼中的改革精神,展现青年风采。